当前位置:
杂多县举办首届《格萨尔》神授艺人相聚澜沧江源暨文艺杂多系列丛书发布会
0
时间:2021-12-03 作者:

       杂多县,素有“澜沧江源、宝地杂多”之称,于2015年被国家社科院认定为“雪域达色财宝宗的故里”,是《格萨尔》史诗说唱奇人的故乡。目前,杂多县共有国家级神授艺人1名,省级神授艺人3名,州县级神授艺人8名,省级吟诵艺人24名。

  为进一步促进杂多县《格萨尔》文化发展,助推杂多文艺事业再上新台阶,11月29日,由杂多县文学艺术指导中心举办的杂多县首届《格萨尔》神授艺人相聚澜沧江源暨《杂曲》《杂多格萨尔文化》《杂多婚俗》发布会在杂多县《格萨尔》神授艺人之家举行。玉树州文联主席土登君乃、玉树各县文联主要负责人、玉树州雪域格萨尔文化中心、各格萨尔剧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西藏那曲、青海果洛等地神授艺人共计30余人受邀出席参加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格萨尔》神授艺人表演交流会和文艺杂多系列丛书发布会两部分。此次发布的文艺图书有《杂曲》《杂多格萨尔文化》《杂多婚俗》。

  其中,《杂曲》期刊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杂多一批有志青年创立的一本文学期刊,他们在《杂曲》抒怀情感、倾诉理想、手绘封面、手写内容,在《杂曲》镌刻了奋发图强的华彩篇章,也是一代杂多人的文化记忆。《杂曲》1988年以前共印发了4期,随后由于种种原因断刊至今。为将这承载着梦想和期望的杂多特色文化符号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永久浇灌杂多儿女的精神家园。杂多县文体旅游广电局自2018年开始启动复刊工作,并成立编委会征集素材,与专业人士合作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内容归类和栏目调整,设置了传统文化、民间格式、自然生态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栏目。随着第五版的发布,《杂曲》文脉在2021年终于重新得到了延续和传承。这本承载着杂多人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又将重新承载使命、扬帆起航。

  而《杂多格萨尔文化》是杂多县格萨尔协会副主席、本土格萨尔学者才文久美历时两年搜集整理完成的记录杂多本地格萨尔文化资源、展现近年来杂多县格萨尔文化工作等相关内容的著作。《杂多格萨尔文化》内容精炼、归类明细、通俗易懂,作者以问答形式将格萨尔百科知识铺陈开来,使人们能够立刻沉浸在《格萨尔》史诗广博的文化内涵中。该书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计划内教材之一。

  另有《杂多婚俗文化》亦是作者通过常时间搜集整理完成的杂多特色婚俗的记录本。杂多婚俗作为杂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本土特色文化内含,是本地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婚俗作为人生礼仪之一,具有社会性、普遍性、传承性等特点。《杂多婚俗》以婚礼的仪程为书写顺序,从订婚到完婚,程序完备、内容健全,可以这样说,只要按照《杂多婚俗》去举办婚礼就是一次完整的民俗实践。

  三本书的发布自始至终得到了青海省文联、青海省格萨尔办公室、玉树州文联、玉树州《格萨尔》研究学会等单位和《章恰尔》《青海湖》等期刊编辑部的关注和支持。可以说,三本书的发布使杂多文化的发展再生新台阶,文化杂多、文艺杂多就像一对翅膀带动着杂多文化翱翔千里。

  活动第二部分从来自藏、青各地涉藏地区的《格萨尔》神授艺人一声声超然绝俗的神授展演中开幕,东方史诗的登峰造极的说唱艺术完美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会上,杂多本土《格萨尔》学者从杂多《格萨尔》文化资源讲解、达色财宝宗故里授牌、《格萨尔》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格萨尔》戏剧传承等方面向与会人员进行了汇报。会议还就史诗说唱方法、仪轨程序,学术界与民间艺人交流协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最后,玉树州文联主席土登君乃同志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此次活动虽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指向明确。活动使传统期刊《杂曲》在藏、青两地众多文艺实践者前进行了复刊、得到了延续,这具有特殊意义。植根于民间文化土壤,活跃于民间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始终是文艺作品的价值的重要体现。以江河为主要的文化脉络来展现文化内涵具有乡土性和开创性,将来《治曲》、《玛曲》等以江河为名的期刊杂志发布出版也是各地文艺工作者思考和实践的方向之一。《杂多格萨尔文化》、《杂多婚俗》是民俗传统记录和具体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具有开创新意义。

  土登君乃强调,此次活动是藏、青两地格萨尔神授艺人的首次对话交流,这是文明互鉴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史诗《格萨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讲话精神,立足本土文化土壤,探索《格萨尔》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培养《格萨尔》神授、吟诵艺人,拓展交流媒介,让《格萨尔》事业全面发挥其社会效益。(来源:玉树文联)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