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表委员两会“话”文艺(四)
0
时间:2021-03-10 作者:

  编者按: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青海文艺网推出代表委员两会话文艺专题,收集代表委员对文化领域的思考和建议,为打造青海文艺高峰提供指引。

提升文化赋能产业水平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王滨梅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审视自身实际,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发展软实力上,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尚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与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传统文化精髓挖掘不深,文化赋能原生能力不足。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精髓,需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进行重点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目前在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丰富再造等方面多停留在专家学术层面表述上,难以转化为当代大众可以认同和接受的文化情感表达语言。像丝绸、茶叶、玉器、瓷器等文化标记,只有产品的历史信息传播,缺乏文化精髓、江南美学的解读,更缺乏国际视野、时代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解读。诸多新的文创产品只是从馆藏文物中简单搬来、具象标签,没有形制延伸和创意拓展。各地活化利用传统文化积淀,打开传统到现代的通道,尚需激活文化赋能的原生动力和吸引力。
  二是消费品制造缺乏品牌,文化赋能缺乏自觉与智慧。消费品具有美学价值自古有之,生产出具有审美、精神、社会、象征以及历史意义等文化价值的物件,是升级高品质消费的必然要求。现在各类制造企业尚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智慧,也缺乏文化IP授权和保护机制。以旅游纪念品为例,徘徊于低档次仿制、同质化泛产的制造状态,还多以手工艺制作为主,多元化、日常性生活消费品类的旅游产品不多。传统老字号的产品跨界生产经营也极少,如一些地方的装饰建材生产缺乏地域传统工艺植入,依然停留在工业实用主义的规模生产上,与新时代市场新需求不相对接。
  三是乡村生态经济缺乏人才和思路,文化赋能短板较明显。要实现乡村振兴,生态经济产业化、经济产业生态化,最好的出路就是农文旅高度融合。由于农村缺乏优质文化人才,导致目前的现状是:乡村民宿只有村落土色,没有文化主人;农特产品只有天然纯品,没有文化味道;乡村旅游只有身在旅行,没有心在游养;山林水湖田草只有原生共存,缺乏人文灵魂,难以通达“诗与远方”的心境,也就难以推动山水之美、诗画之美转化为心灵之美、道德之美。
  四是夜间经济出现“众城一面”,文化赋能业态难孕。目前各地城市夜间经济已经出现“高楼大厦灯彩秀,街区餐饮船上游”的雷同局面。商业街区“烟火气”不够不显,船游景观“文化标志”不特不亮。“城市会客厅”“酒店夜阳台”缺乏“王炸”产品。戏剧、书法、绘画、音乐等并没有在“夜生活”中走进百姓,吸引游客,未能与网上平台服务、在线演艺等结合,形成新的业态,提升夜生活品质。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一要推进文化研究工程,转化为应用型成果。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形成一批具有相当学术品质、学术风格的硬核成果。扩大文化研究成果的有效传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增强文化叙事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文化生产的经济价值。建立文化IP授权机制,把文化价值普及、渗透到一般的消费品制造行业,形成文化赋能的同心圆,不断向外拓展,让文化艺术来充实满足“日常生活审美化”物质需要。
  二要推进文化新基建,提升文化赋能的服务供给。大力实施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国家阅读基地等数字文化场馆建设工程,运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汇聚文化大数据信息,结合我国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为文化生产和数字消费的终端用户提供服务供给。大力倡导和鼓励兴办企业文化博物馆和消费品展示馆,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向消费者展示文化赋能下的新生代产品,刺激消费者产生多元需求,促进资本良性投入。推进数字乡村与文旅综合体建设,让村落民宿、文化讲堂、VIP会议室、茶室、图书馆、咖啡厅等公共设施具有文化数字服务功能,让民宿成为一处处别具匠心的“艺术院落”。
  三要培养好文创人才队伍,注重乡村文旅品牌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尽快培养壮大一批新时代具有匠心技能的非遗传承文化人才,在各级党校培训一批富有文化能力的乡村年轻干部。推动乡村“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村民对生态经济发展充满文化自信。
  四要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区,高水平推进夜色经济。活化工业遗存再生,将“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云梦”空间,落地一批数字音乐、短视频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成为“夜城市”消费体验新地标。强化文旅项目主题化、场景化、沉浸式创新,推进可持续性经营。聚力文化创业力量,在街巷里弄、公共空间植入“文化方舱” ,赋彩城市夜色经济。(来源:中国艺术报)

戏曲表演人才培养应更符合戏曲传承规律
董圆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演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将文化建设从战略和全局上做出更高、更远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途径之一,这其中,人才自是重中之重。
  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戏曲进校园切实从受众角度实现了从娃娃抓起、吸引了未来戏曲观众、激发了孩子们对戏曲艺术的喜爱与热情。台下有人看、台上有人演,戏曲观众从娃娃抓起、不断年轻化的同时,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也应从娃娃抓起、从幼龄培养,并注重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特性。
  近些年,戏曲院校附中招生在“录取”要求中标明“新生入学后,凡报考我校六年制学生在新生报到时需提供小学应届毕业证书或生源地考试招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准予毕业证明”。这就要求考生在参加考试时需为小学六年级在读学生,通常年龄已在13岁左右,与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规律产生背离现象。在京剧发展过程中,表演艺术家、优秀表演者几乎都具备从幼年开始训练的扎实基本功,常称为“童子功”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筋骨柔韧度方面处于最佳状态。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足够的营养供应可能会加快孩子的发育。面对这些客观生理变化,越早进行科学的训练,越能避免因不科学方式造成的练伤等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外,就目前现状而言,很多学生为提高文化素养,会选择本科乃至研究生学习,毕业时就将近26岁,正式步入演出院团的时间就随之延后,不利于一名演员的整体规划与培养。因此,我提议——戏曲院校附中招生灵活化,针对表演人才,可适当放宽入学年龄限制,进行符合戏曲艺术传承规律的培养。
  首先,尽早进行科学化、规范化训练,有助于艺术成长、艺术生涯的延长;其次,尽早进入学校,良好的艺术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艺术学习的专注度;戏曲院校大多具有自己的剧场,更有较多的实践平台,对于表演人才而言,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舞台演出、艺术实践不仅对成熟的演员至关重要,对青年演员、勤学苦练的孩子们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梅兰芳先生8岁学戏,9岁拜师,10岁登台;李少春先生10岁首次登台,在京剧《岳母刺字》中扮演娃娃生岳云。
  培养人才的前提是留住人才,切莫因入学的年龄限制将众多喜欢戏曲、热爱戏曲、渴望学习戏曲的孩子挡在戏曲门外。入校后,孩子们同样可以受到有步骤、有规范、有计划的文化课学习,并不会延误文化素质提升。因此,放宽入学年龄限制,使对戏曲艺术抱有热情的孩子们尽早进行科学化、规范化训练,尽早参与艺术实践,将有助于更好培养戏曲艺术表演人才。(来源:中国艺术报)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