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勇担书法艺术传承新使命——访新文艺群体书法家李炳筑
0
时间:2020-12-08 作者:多杰措、李强

编者按:新文艺群体植根于民间,与市场紧密对接,善于利用新型技术,具有旺盛的开拓创新能力。当前,这些新文艺群体正通过各大电视、网络、自媒体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尤其在今年年初持续开展的“文艺战疫”中,新文艺群体创作的热情,运用新媒体创作传播的能力尤为突出。为挖掘我省这一群体部分人员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引导带动新文艺群体队伍发展壮大,更好繁荣发展我省文艺事业,省文联网宣部通过深入调研,选取了各文艺门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文艺群体,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其现状和积极探索。

勇担书法艺术传承新使命
——访新文艺群体书法家李炳筑
  李炳筑,甘肃天水人。青海书坛名家,书法作品在国展中多次入选获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院特聘书法教授、中国书协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专家导师成员。
  李炳筑农民出身,却醉心墨池。说起李炳筑与书法的故事,要从他太爷爷的书柜说起。李炳筑少时读书条件艰苦,上课很难有统一的教材,更别说练习书法的字帖。而幸运的是,由于太爷爷是贡生,同辈人连一本书都很难得到时,他却早早的拥有了一整柜子的书。钟情书法艺术的李炳筑,从故纸堆里翻找到一本由黄子源编写的字帖,开启了他书法研习之路。再后来,为了衣养家人,照顾病重的父亲,李炳筑早早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辗转间最终携笔墨来到了青海。初到青海时,李炳筑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门头铜字店,生意日渐兴隆,无衣食住行之忧后,他便专注到书法创作中,开始他挥毫泼墨的快意人生。
  李炳筑谈到,青海有着特别好的文化环境,在这里只要有能力,就能够得到大力提携与扶持,能在高原上有这么一块肥沃的文艺土壤令他不敢想象。他始终无法忘记在书法道路上那些帮助过他的师长和友人,是他们的提携与帮助,促成了他的成长。也无法忘记这个社会给他们这样一群人提供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在养家糊口之余更能够从事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创作。他说,他曾有幸参加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创作班,期间在各位名师名家的引领与指导下,帮助他改掉了作品中的不良习气,并促成了他书法技艺里传统与经典的回归。他回忆2004年与学习班其他几位同学第一次投稿入展,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通过不懈努力,第二年他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并在同一年他的作品连续入展了五个展,直到之后每一年都有入展。李炳筑,在他风华正茂的年纪,迎来了书法道路的精彩篇章,他的作品获奖或入展全国书法展50余次,而他本人于2017年获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二届“文质兼美”艺术家称号。
  名气的提升和成绩的取得,让李炳筑愈发感到传承书法艺术的必要,也充满了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的责任感。他放弃了铜字生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李炳筑书法工作室,正式开班授徒。李炳筑说,在青海,书法教育上一直存在着专业书法老师匮乏的问题,而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专业老师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据他介绍,目前他的书法培训班共有生源80余人,开设成人零基础书法班、高级书法研修班、国展冲刺班、网络班、少儿班,均在周末授课。他不无感慨的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对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弘扬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对于新文艺群体也是很好的机会,社会需要我们去承担起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当问及对于互联网的运用时,李炳筑谈到,如今互联网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地创新提高,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巨大推手。过去他在网络论坛上宣传和售卖书法作品,从而获得可观的收入,而现在各色平台的出现,极大扩宽了作品展出的途径,也扩大了书法市场。他说,目前他的工作室已经开通了公众号,平时会在公众号上发布文章、作品、招生启示等信息,这不仅方便了工作,同时也为自己的工作室做了一定的宣传与推广。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