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间永不停歇,照片定格永恒——访新文艺群体摄影人陈有钧
0
时间:2020-12-08 作者:多杰措、李强

编者按:新文艺群体植根于民间,与市场紧密对接,善于利用新型技术,具有旺盛的开拓创新能力。当前,这些新文艺群体正通过各大电视、网络、自媒体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尤其在今年年初持续开展的“文艺战疫”中,新文艺群体创作的热情,运用新媒体创作传播的能力尤为突出。为挖掘我省这一群体部分人员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引导带动新文艺群体队伍发展壮大,更好繁荣发展我省文艺事业,省文联网宣部通过深入调研,选取了各文艺门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文艺群体,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其现状和积极探索。

时间永不停歇,照片定格永恒   
——访新文艺群体摄影人陈有钧
  国庆节后,我们来到青海云际漫步文化有限公司,在一间有着大投影布的房间里,见到了陈有钧先生。此时他正在为一些来自玉树曲麻莱的牧民摄影爱好者授课。
  陈有钧出生在一个教育家庭,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摄影。但是高中毕业之后的他并没有从事自己喜欢的摄影工作,而是在青海化工六建当了一名工人。而不幸的是,刚工作没几年,就面临下岗。为了谋生,他开始摆地摊挣些小钱养活自己,但起早贪黑的摆摊生活,对一个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陈有钧用摆摊时攒的一点积蓄,并在家人的资助下,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相机,从此拉开自己梦想道路的序幕。陈有钧回忆,那个时候拿着相机跑到州县去给人拍照,一天能挣80块钱,这在几十年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
  陈有钧说他的摄影事业迎来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从拍摄各大会议开始的,后来随着业务增多,事业也有了一点起色。但他并未满足,而是赴北京电影学院培训学习,接受更加系统的专业知识。也是从那时开始,他明白了如果想要在摄影道路上走的更远,没有一个专业团队是不行的。不久之后,他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团队。面对人才的储备与积累,他还把目光投到了儿子身上,让他也学习摄影。而儿子在大学毕业后,经过在新华社、西宁晚报等单位历练,现在已经成为他得力的助手。
  回顾摄影之路,陈有钧说,环湖赛是青海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与摄影工作密切相关,能够有幸成为连续19届环湖赛的记录者,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赛道上骑手挥洒汗水、挑战自我的故事,让他为之骄傲。多年的环湖赛,一直陪伴选手的不仅有沿途的观众,还有陈有钧的摄影团队,并且在连续拍摄四届赛事后,环湖赛组委会破格允许陈有钧以环湖赛名义举办“环湖赛摄影大赛”,此大赛被外界称为“环湖赛”的“兄弟赛事”,历年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2020年环湖赛嘉年华活动”中,陈有钧团队为环湖赛纪念展提供了50张有关各届赛事的记忆。他回忆,当时看到自己与团队共同努力拍摄的照片,成为嘉年华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品,再看到画展前围满的参观的群众,内心感到无比的荣耀。
  当问及在摄影道路上遇到过的印象深刻的事情,陈有钧谈到了2010年玉树地震时,他奔赴受灾一线,在灾区拍下的那一张张充满故事的照片的经历。陈有钧指着一张藏族小女孩睁着大眼睛望着救灾官兵的照片说,尽管时隔10年之久,他始终忘不掉那个眼神,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对眼前正在为他人施粥的救灾官兵的崇拜和景仰,我们的子弟兵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第一时间奔赴救灾一线,解民忧济民困,这不禁让身处其间的他,感同身受、情难自禁。
  陈有钧平时除了创作,还致力于摄影培训工作,经常为喜爱摄影的藏族农牧民授课,帮助他们更系统地学习专业摄影知识,提高摄影技艺,增加经济收入。谈起授课,他还介绍了一次“有趣”的经历。一次上课,他在正式讲课前鼓励学员要加强学习,并展望了摄影的美好未来,忽然感到无论自己说什么,学员们都只会点头而不说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赶忙说听不懂汉语的请举手,这时其中有一个叫索多的学员说了一句藏语,11个学员里竟然一下子有9个人举起了手。这堂课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也多亏当时这个会双语的学员帮忙随课翻译。这件事让他感触很深,在以后针对农牧民的讲课中他也会格外注意提前做好安排。
  谈到互联网对公司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陈有钧表示,他也会在抖音平台发布一些作品,浏览量最高的达到了14.9万次。他说如今互联网发展迅猛,对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个力量不容小觑。之前由于公司业务繁忙,一直没有真正投身进去,但也一直有计划在未来将互联网作为前沿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推广作品宣传公司。
  时间永不停歇,照片定格永恒瞬间。陈有钧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下环湖赛中骑手的英姿,记录下4.14玉树地震中感人的瞬间。不仅如此,他还曾在很多个重要时刻,扛着相机,为我们记录下关于中国、关于青海的美好记忆。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