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握时代脉动 讲好青海故事——青海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侧记
0
时间:2023-10-23 作者:郑思哲
  高原秋彩又馥郁,文脉庚续正当时。
  十月的青海秋意浓郁,青海文学艺术界展成就、谱新篇的盛会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召开适逢其时。
  10月19日-20日,青海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青海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各领域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我省文艺事业发展大计,共谋青海文化繁荣之道。
  这是我省文艺界的盛事。会议期间,艺术家们激情迸发,热烈讨论,既对我省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文艺成就深感自豪,更对未来我省文化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大家一致表示,要深耕青海大地,勇毅开拓创新,主动担当作为,讲好新时代青海故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再创文艺新业绩,为“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作出文艺新贡献。
服务大局
唱响时代强音
  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底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为青海首位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索南才让表示,此次文代会的召开给他带来了一些思考:“过去五年我省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特别可观,有很多喜人的成果。作为我省文艺工作者其中的一员,面对未来,尤其是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如何为青海这片热土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质量作品,这不仅仅是我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文艺工作者都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五年来,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真切触摸现代化新青海征程的时代脉动,真情描绘“国之大者”的厚重壮丽。
  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庆文表示,五年来,青海文艺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家,只有深刻领会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脚踏实地扎根青海、宣传青海、展现青海,才能创作出更加符合时代理念的文艺作品,自信自强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崭新实践。”
  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此次大会对我们是一种鞭策,更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舞。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加贴合时代的文艺作品,为青海文艺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画家张爱民说。
扎根沃土
抒发人民情怀
  文艺创作不仅展现的是当代生活的底蕴,更“流淌”着文化传统的血脉。而这底蕴与血脉的根源来自人民,来自脚下的这片高原大地。
  对此,海南藏族自治州舞蹈家协会主席兰措卓玛深有体会。她表示,近年来,海南州舞蹈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们立足本地,着力挖掘、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创作出了如海南安多锅庄舞等一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享誉国内外的作品,全方位展现了当地多元文化。“今后我们将继续扎根高原、扎根基层,持续推出具有民族性、代表性,能体现出当地百姓生活的优秀作品。”
  扎根脚下的这片高原沃土,在自我锤炼中坚守人民立场,忠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之路,不断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是与会代表们的共同心声。
  作为我省拉面文学的创作者、倡导者、组织者,省作协副主席、青海河湟文学学会会长李成虎表示,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拉面产业丰富的文化内涵,拉面人多姿多彩的创业故事,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讲好拉面故事,提升拉面文化,借此来展现青海人民的精气神,是作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将一如既往地讲好拉面故事,书写拉面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以此激励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青海建设。”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不断从各族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才能创作出反映青海变迁、民族和睦的文艺精品。
  “我们将以‘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情怀和行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俯下身、沉下心,深耕青海文艺‘富矿’,深入挖掘新征程上青海各族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省演艺集团京剧团副团长耿熙遥表示。
守正创新
讲好青海故事
  创作是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创新是文艺创作的生命线。
  青海历史文化灿烂,昆仑文化、江河文化、河湟文化、格萨尔文化交相辉映,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极富高原特色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文艺创新创造带来丰厚滋养。
  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主任王倩认为,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作为青海成长起来的本土青年编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青海大地,贴近人民群众,不断汲取青海这片文化沃土中的养分,讲好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故事,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声乐教师冶海军表示,这次全省文代会,对全省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笃定恒心创作,以年轻一代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创作出更多老百姓喜欢的文艺作品。”
  文艺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文艺创作彰显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就要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方面发挥作用。
  “作为青海省作协的一员,听了大会的报告之后,增强了创作的信心,明确了创作方向。”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综合部主任张柯平表示,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担当。在今后的创造过程当中,要努力把深耕青海文化沃土与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统一起来,把现代化新青海最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以文铸魂,以文聚力,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青海日报)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