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湖出版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大湖公司在省文联党组、主席团的领导下,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学习收获转化为狠抓落实、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优化管理,求实创新,完成所属刊物的编辑、审读、出版工作和各项工作任务。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树立文学领域影响力
大湖公司始终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和《青海湖》的编辑出版工作同部署、共促进,提高刊物的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策划并编辑出版众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文质兼美的专刊。
《青海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围绕文学领域热点问题推出特色栏目,所刊发的稿件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得到了省内外读者的关注与好评,并为提升文化自信贡献了一份力量。“推荐”栏目隆重推介省内外实力作家、诗人作品,附创作谈、作家印象和专题评论,至今已推介了王文泸、班果、海桀、龙仁青、马钧、郭建强、古岳、江洋才让、那萨、李万华等实力作家的作品,同时也为青年作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走笔”栏目作品饱含青海本土文化元素,从文化、地理、历史、风土等方面彰显“大美青海”,既突出了青海地理文化元素,又是刊物培养作家、吸引读者的重要平台。“视听世界”栏目记录了我省卓有成就的老音乐家的人物传记,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史诗肖像”栏目挖掘整理格萨尔艺人事迹,为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每年围绕重大历史时间节点,积极策划、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传播广泛、反响良好的专刊。2018年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海湖》为此先后策划并编辑出版系列文学专刊;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湖公司开展系列文艺活动,《青海湖》编辑出版系列专刊,以文学视域反映了青海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022年8月《青海湖》编辑出版“第四届昌耀诗歌奖”专刊。2023年,编辑出版《青海湖》诗歌专刊、《青海湖》“西部六省区诗歌联展”专号。刊发了来自全国各地和省内多民族诗人的优秀诗歌作品,展示了诗人的风采及我省多民族和谐共处,文化融合的状态。连续多年,在《青海湖》编辑出版“女作家散文专号”,刊发了我省优秀女性作家作品,展示了我省女作家文学创作的现状与成果。
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繁荣生态文学,先后组织全国著名作家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学笔会和媒体体验活动,编辑出版《青海湖》“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学”专刊;组织召开“最是山青水绿处”——国家公园自然文学座谈会,联合生态文明建设者和文艺工作者,共同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发力;编辑出版《青海湖》“绿色海北”专刊,记录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激励人民共同谱写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新篇章,推动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大湖公司于2018年、2022年,2022年协办三届昌耀诗歌奖活动,大力弘扬“昌耀诗歌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当代诗人的创造力和人格修炼,推动新世纪中国诗歌的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规范化运营水平
大湖公司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彻落实到刊物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公司法》《劳动法》《民法典》《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及文件,了解《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广告法》等出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制度意识,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2021年,大湖公司在原有的编辑出版工作制度上再次修订并试运行《青海省大湖出版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工作制度》《青海省大湖出版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编辑聘任制度》《青海省大湖出版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校对制度》。在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中,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工作制度,规范编辑出版工作流程,规范采编流程。
拓展视野,努力打造面向海内外宣介新青海的平台
《青海湖》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立足青海,面向全国,广纳群贤,兼容并蓄”的立场,作为我省唯一的省级纯文学刊物,《青海湖》是展示青海文学风景和青海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展示青海文学队伍、文学创作状态的最高平台,又是青海文学界与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更是建设青海文化名省、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几代编辑的辛勤劳动、几代作家的鼎力支持和广大读者的精心呵护下,《青海湖》已经成为青海历史留影、青海社会写真、青海文化样本、青海精神张扬、着力塑造文学青海的期刊。
《青海湖》积极探索创新并开通微信平台,开展媒体宣传工作,宣传、推介本省优秀作家及作品,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搭建了读者与杂志的交流桥梁,获得省内外作家读者的广泛关注。
为建立优秀品牌形象,传播青海文化,2014年至今《青海湖》每期向各省、市、区作家协会、各省级文学期刊社和国内100所著名大学、国外著名大学图书馆80所、孔子学院20所免费公益捐赠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