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青海文艺事业新篇章——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五年工作巡礼
奋力谱写青海文艺事业新篇章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五年工作巡礼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八次文代会以来,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狠抓省十三次、十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青海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加强引领,文艺队伍不断壮大
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人才,在队伍。自八次文代会以来,省文联坚持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促进人才成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举办全省文联系统和文艺工作者专题培训班、研讨会和座谈会,制定《文艺工作者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将政治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和素养提升有效结合起来,引导我省广大艺术家、文艺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把牢文艺工作正确方向,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2022年,1人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奖;1人获得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称号,多人获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等称号。
今年5月24,对口援青和东西部协作省市文联联席会议在西宁召开,省委主要领导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是省文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新时期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机制的又一重要举措。期间开展的对口深扎采风、实地调研、座谈交流、观摩实践等活动为全国文艺家协会、援青省市文联的联系沟通搭建了平台,健全了工作机制,在文艺人才培养、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资金项目扶持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为今后推动我省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年来省文联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选送优秀文艺骨干参加全国性文艺研修班,重点奖励扶持优秀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积极争取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各类文艺创作扶持项目52个,项目经费300余万元;积极为文艺创作搭建平台,召开全省系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议,承办第四届黄河流域戏曲红梅大赛、五省区藏族勒雪电视展演,举办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青海省青年美术作品展、“雏凤新墨”书坛新秀书法作品展、大学生微电影展等,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人才。在北京等地举办“国家公园省,生态新高地”——青海生态文明摄影大展生态文明摄影大赛(展),生动展示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其中许多优秀作品出自省摄影家协会培养的基层农牧民。
文艺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素质不断提升,成为唱响时代前进号角的主力军。八代会以来,省文联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 85 期,选派委托培训班 278 期,累计培训文艺工作者 6600 余人次。全省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由7377人上升到9898人,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由807人上升到1171人,组织活力日趋增强。
文化自信,精品佳作竞相涌现
2022 年 8 月 25 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我省蒙古族青年作家索南才让的中篇小说《荒原上》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实现了青海在这一国家级文学奖项上零的突破。喜讯传来,青海文艺界一片欢腾。
八代会以来,在青海高原这片被艺术浸染的厚土上,文学艺术界佳音不断 :2019年,生态摄影家鲍永清作品《生死对决》获第 55 届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总冠军,是 55 年来中国摄影师首次在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野生生物摄影赛事获得最高奖 ;2021 年,由省音乐家协会选送的张明旭在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 ( 民族 ) 项目中获得第一名,这是我省选送的歌手首次获此殊荣……
回望时光,五年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根植高原,以高涨的创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潜心创作、辛勤耕耘,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有力促进了我省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文学、摄影、音乐、舞蹈、美术、戏剧、书法、民间文艺、曲艺等艺术门类荣获各级各类文艺奖项百余个,美术、书法作品入围国家级展览数量屡创新高,5部作品荣获青海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等。
文艺家深入基层开展采风创作,一批优质文艺作品蓬勃而出,并进入国家视野。摄影作品《当妈妈说跑步前进》获得第 56 届世界野生动物摄影师年赛哺乳类动物行为组冠军 ;小说《神授 •魔岭记》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报告文学《冻土笔记》获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此外,舞蹈《华热哇·礼赞》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 ;美术作品《天路舞曲》《慕生忠开路精神》《大爱无疆——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被中国历史展览馆收藏;青海道情《铁拐李醉酒龙王山》在第四届“和平杯”非遗票友邀请赛中荣获“十大名票”节目奖 ;唐卡作品《岭国三十员大将》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戏曲《尕布龙》《土族元帅》获“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展演”优秀展演剧目奖。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进《格萨尔》文化研究保护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史诗青海卷·格萨尔分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青海卷》、“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格萨尔》汉泽本等10余部。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精品佳作竞相涌现。一份份荣誉这是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从“高原”向“高峰”奋力攀登的坚实足迹。
守正创新,唱响时代主旋律
笔墨书盛世,歌舞赞辉煌。八代会以来,青海省文联坚持打造文艺精品,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改革开放 40 周年、新中国成立暨青海解放 70 周年、建党 10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生态保护、文艺战“疫”等新时代现实题材,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凝聚力量,提供精神动力。
以文学艺术为载体,引领风尚、凝心聚力。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举办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青海舞蹈展演、“为人民朗读”剧本朗读会,庆祝建党10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百年潮 看青海”微电影展、新文艺群体民间剧团秦腔大戏展演,喜迎党的二十大青海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主题活动百余场。在“风展红旗如画——青海省庆祝建党 100 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现场,数十位艺术家深情演绎,表达了对党的百年华诞的深情礼赞 ;“昆仑长歌动地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主题艺术展”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顽强拼搏、昂首奋进的伟大壮举 ;青海省第二届、三届原创舞蹈大赛用优秀的舞蹈作品唱响时代主旋律,表达着对党的热爱……这些活动回溯党的光辉历史,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为人民书写,为时代鼓与呼。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文联发挥自身优势,号召文艺工作者精准描绘脱贫攻坚,一批优秀作品先后出炉,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展以脱贫攻坚奔小康为主题的“文艺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支教”和“文艺惠民”活动,通过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振了脱贫奔小康的“精气神”;围绕脱贫攻坚,举办“我们向着小康走”文学实践活动,出版报告文学集《青海,我的家园》;举办“跨越昆仑”——青海省脱贫攻坚成果艺术展、歌颂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曲艺创作演出等活动20余场;纪实文学《那一道彩虹》叙写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山村带给村民的精神之变,生动讲述了土乡人民改变贫穷面貌,谋求幸福生活的历程 ;“跨越昆仑——青海省脱贫攻坚主题艺术展”,用镜头呈现青山绿水、美丽富足的乡村新景象 ;“攻坚克难 你我同行 -----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曲艺创作演出”,把感人事迹搬上舞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发生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故事,讴歌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吹响了助力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宣传者。成功举办“2023青海湖诗歌节”,“青海湖”音乐节,这是自然与生命和谐对话的盛会,诗歌与音符在这里碰撞出青海生态建设的美丽画卷;2023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展”,透过光影下的自然生态和鲜活可爱的生灵,共同展现了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面貌与样态,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大众的生态保护意识;2023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摄影大展展出的2000余幅反映丝绸之路沿线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摄影作品,让国内外的摄影家、游客和市民纷纷感叹于丝绸之路青海道独特历史底蕴、生态文化。
申请设立“国家公园论坛——生态文学论坛”,组织全国生态文学作家赴国家公园开展采风系列活动,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战略聚力赋能;协办全国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文学论坛和生态文学作家青海采风系列活动,出版《新青海的容颜》《青海生态文学作品集》。
扎根人民,文化活动浸润人心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青海省文联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文化惠民、文艺志愿活动,丰盈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人民的精神力量。
省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走出去、沉下去,深入草原农村、田间地头、车间工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举办各类文艺志愿活动270余场次,赠送书籍6万余册,书画摄影作品8千余幅,春联福字5万余幅。累计参与志愿者达 4000 余人次,受益群众约 10 万余人;在做好“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美术书法进万家”等主题活动的同时,打造了“戏剧进校园”“农牧民摄影培训班”“百幅肖像进百家”“送万福进万家”“汉译民”精品图书进校园、“指尖技艺”等一批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群众参与性强的文艺志愿服务品牌;青海美术馆积极推动展览向线上延伸、向云上拓展,举办全国青年美展、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吴长江版画素描展和于小冬油画展等高品质展览90余场,美育公教系列活动50余场,累计参观人数突破35万;率先推出“夏夜美术馆”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成为全国品牌。
在全国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时代风尚”先进典型评选中,省摄协农牧民摄影培训、“百幅肖像进百家”项目荣获“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省书协“送万福进万家”团队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评选中获优秀团队荣誉,省作协“红色课堂·书香校园”项目成功入选中国作协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农牧民摄影培训还获得中宣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百幅肖像进百家“活动
过去的五年,是砥砺前行、开拓奋进的五年。我省文艺工作者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艺诗篇。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文艺工作者将意气风发、逐梦而行,用更多催人奋进的精品力作抒写新时代全面建设幸福美丽青海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