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表委员两会“话”文艺(一)
0
时间:2021-03-09 作者:

  编者按: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青海文艺网推出代表委员两会话文艺专题,收集代表委员对文化领域的思考和建议,为打造青海文艺高峰提供指引。

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
吴为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在各种文艺形式中,美术凭借其直观性成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依托丰富的历史素材,运用绘画、雕塑等形式再现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优秀党员,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
  党史专家和全国美术家、理论家、评论家要共同努力,把红色美术经典研究好、创作好、展示好、传播好,并以此为契机,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能够体现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民族精神、鲜明时代特征的经典美术作品,推动中国美术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助力党史学习深入人心。
  基于以上思考,我有如下建议。
  加强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研究和评论。组织专家学者就百年来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其基本形态、思维方式、表现手法、造型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专题研究经典作品背后的党史故事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总结归纳怎样用美术作品讲好党史。理论和评论相结合,研究红色经典作品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解读和传播推广。不但要研究作品,还要研究代表性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创作心态,探讨如何继承他们的精神,如第一个党员美术家韩乐然同志的创作和事迹,就是很好的个案。有条件的机构可以组织党史美术创作研讨会,如中国美术馆计划主办的“首届全国党史美术创作研讨会” ,就是以研究促进创作的举措。
  围绕建党百年精心组织创作,打造新时代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要以新的创作思路,用紧贴新时代的艺术语言表现党史内容。如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精心策划选题,聚焦现实题材,同时通过举办“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以创作带动教学,在出精品的同时出人才。做好红色创作资源调研,找准节点,提炼精神,避免概念化、公式化,视野要宽广,表现手法要新颖。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上要有新意,这个新意包括思想境界和审美境界。美术家要和党史专家密切合作,以实现作品的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成功经验,如中国美术馆组织创作的《长征组雕》,是雕塑形式的《长征组歌》;如融合具象与抽象艺术语汇的大型雕塑《旗帜》,以新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推动红色经典的创新。
  举办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建党百年美术展览,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是为国家、为人民而作,创作和展览都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我提议中国美术馆新馆建成后,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进行整体梳理并长期陈列。各类展览不求大求全,提倡用心策划主题鲜明、表现手法多样、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特展、专题展。一些革命老区的纪念馆、博物馆缺乏高质量的艺术品,相关机构应认真梳理资源,组织好规划、征集、创作,讲好红色故事。全国各大美术馆可将本馆的经典藏品进行高仿复制,赠送给革命纪念馆。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机场、地铁等广告覆盖面广、传播性强的优势,延伸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触角。要运用先进展览方式和传播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手段,增强经典美术作品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红色故事不仅发生在中国,也与世界紧密相关,要有国际眼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进行创作。如大型雕塑作品《马克思》立于德国,纪念旅法勤工俭学的大型雕塑《百年丰碑》立于法国,均是向世界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事的成功案例。来源:中国艺术报)
 
让戏剧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器”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张  璐
       一直以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著名导演田沁鑫都被业界誉为坚持艺术品质、坚持文化品格不倒的一面旗帜。她长期以思维睿智、才情敏捷而为人所熟悉,编导了《北京法源寺》《四世同堂》《青蛇》等优秀戏剧作品。近来,田沁鑫与央视合作,陆续参与了《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大型文化节目,用稳稳之力,助戏剧事业发展久久之功。
  对中国故事的创新演绎、对传统文化的殷切关注是田沁鑫一以贯之的坚守,带着这份情怀和思考,今年两会,田沁鑫带来了与前门东区改造以及文艺院团的文化项目进驻该地区的提案。这些既来自她艺术生涯的深层体验,又来自就任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后作为院团管理者的思考和设想。诚如田沁鑫所言,活化利用传统文化,自己责任在心。
  如何让典籍活起来
  记者:日前,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联手,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传统经典搬上荧屏,让“典籍活起来”。在您看来,制作《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田沁鑫:重要的价值就是让人们看到中华文明灿烂的思想。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其中的精华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第一期我们选择《尚书》作为开篇,希望通过这些承载了上古历史的文字,让大家看到我们的祖先在神州大地上筚路蓝缕、创造文明、开天辟地的精彩故事。而且典籍都是手捧奉上,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感,通过典籍,来看中国文明的发源,看中国思想的传承,看中国社会变迁和历史变化。所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将这项电视节目取名为《典籍里的中国》。
  记者:将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相结合,把古老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和现代意义的思想提炼彰显出来,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田沁鑫:第一期《尚书》的创作,编剧张昆鹏,导演卢晓波、左兴,还有年轻的主创团队和导演组,前期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准备工作。大家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国家图书馆的帮助下找到500多个《尚书》中的形象和故事,反复研究筛选,才把伏生这个人物和《禹贡》《牧誓》两段故事提炼出来。然后把这些材料,用创新的手法编出一个90分钟左右的古今对话的故事。在我们的舞台空间里,三面坐观众,一共有4个演出区域,一号主舞台,主要用来表现“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等大场面,二号舞台是伏生的书房,三号舞台分为两层,上层是“大禹治水”的空间,下层是伏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三个舞台中间有甬道连通。在这些都确定下来之后,发现仍有没能叙述清楚的地方。后来经大家商量,提出了为什么伏生会舍命护书,书好在哪里?我从普通观众的视角来看,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方式,普及性地告诉观众,伏生为什么要护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的好处和妙处。
  记者:用视听语言将古籍里的内容以“故事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故事性”是最难的一个点。
  田沁鑫:要把思想表现出来,无论是护书人为什么要护书,还是写书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一条主线必须要紧紧拎住,从而深入浅出地串起一个易懂又好看的故事,避免因浩瀚而杂乱、因精深而无趣,我们要主动“翻译”,让观众看明白。
  记者:创作《典籍里的中国》,什么最难忘?
  田沁鑫:写剧本的时候真是很难,如何把古籍里的优秀思想,用现代文白相间的语言方式翻译和转译,生动地讲好每一个故事。在最早设计“古今对话”形式的时候,我们是非常谨慎的。每期一部典籍,一个人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大故事,在舞台上进行呈现的时候,人物如何互动、对话如何设计、场面如何调度,在写剧本的时候都要把握好。
  戏剧+影视化+节目
  记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近年来成为创作热点,在创作这类主题作品时您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田沁鑫:我觉得《典籍里的中国》最好的一点是有一道“翻译器”。用古今对谈的方式,由主持人撒贝宁和古代先贤对谈构架起一个可以解释给现代观众来看的“翻译器”。平时看典籍会遇到生僻字,现在通过大众传媒生动简洁的讲述,相当于产生了能够“解释文字”的“翻译者”的功能。
  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过《故事里的中国》,舞台形式运用三个舞台的呈现方式来扩展,《典籍里的中国》舞台做到了四个演出区域,让舞台成为演播棚里的造梦空间。把演播棚的结构和多时空舞台用活,合理利用空间,也是《典籍里的中国》对于《故事里的中国》的一次升级尝试。
  记者:从您提到的《故事里的中国》等多个文化类节目,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近年来一直致力的、将戏剧的传统美学与电视创作相融合的一些创新创意来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反响,这对于戏剧界有怎样的启示?
  田沁鑫:一方面是疫情所带来的上座率减少之下的戏剧表导演形式的亟待拓展,另外一方面,进入数字化时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势必会产生一个新的业态和新的形态,在这样的时刻,多媒体、互联网就成为了主流。所以我们跟央视进行合作,率先探索出“戏剧+影视化+节目”的模式。
  有一种说法,认为把舞台剧影视化就没有人看戏了,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国话通过和央视的合作,其中包括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让观众对戏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做戏剧的时候,我们也有可能在线下演出的同时进行录制线上演播,这是时代赋予的互联网媒体产生的造梦式的观看体验,会产生让观众耳目一新的节目效果。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会和互联网媒体进行数字化的演绎,使审美产生飞跃,所以戏剧的线下演出仍然非常重要。同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数字媒体多用的情况下,希望戏剧艺术和互联网媒体相结合,产生越来越多的剧目,让观众沉浸其中,跨上审美高墙,让戏剧艺术点亮生活。
  助力脱贫攻坚献礼建党百年
  记者: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包括您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田沁鑫:过去一年,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比如黄文秀,她在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听到她罹难的事情,我立即赶到现场,看到村支部,看到她住的地方,非常艰苦,村里的道路非常泥泞,我们穿着雨鞋蹚着泥往前走,当时在村里看到的场景我至今难忘。为了能够表达我对黄文秀的喜欢和尊敬,当时我便决定要用戏剧的方式把她的事迹展现出来。还有《故事里的中国》里的戏剧部分,我们也是用了黄文秀这个题材,致敬以黄文秀为代表的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伟大人民。文化扶贫是打开脱贫攻坚之门的金钥匙,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创作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是责任更是义务。
  记者: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话剧院也筹备了不少相关的献礼作品。
  田沁鑫:致敬建党百年,国家话剧院责无旁贷,国话“红色演出季”共推出7部戏。一部反映公安干警题材的话剧《英雄时代》将由国话优秀的演员参与演出,让明星回归,让主旋律作品更好看。还有根据叶永烈先生的报告文学《红色的起点》改编的同名话剧,讲述1921年,在上海,一群青年、一个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开始改造中国,创造了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还有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最后的电波》和英雄模范题材话剧《谷文昌》,以及承接原总政话剧团的优秀话剧作品《兵者·国之大事》等,都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喜迎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之作。来源:中国艺术报)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