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索南多杰:既培养手工匠人,更培养“旗手”和“引擎”
0
时间:2021-01-13 作者:索南多杰

  索南多杰:既培养手工匠人,更培养“旗手”和“引擎” 

——记桑杰热贡民族文化宫唐卡传承创新之路 

  桑杰热贡民族文化宫坐落在“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 ——热贡地区吾屯上庄。吾屯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是艺术家成长的摇篮。文化宫依山傍水,环境静美,占地26亩,建筑面积1 . 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63名,在校生168名。在青海省文旅厅、黄南州、同仁市等当地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建于2011年的文化宫与湟中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兴办了集教学、展陈、食宿为一体的唐卡绘画培训机构,目前有一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若干名高级工艺美术师执教,教室、画室、图书室等软、硬件设施齐全,招生规模逐年稳步增长。2020年12月9日至12日,中国民协副秘书长周燕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长铃、陈丹曦等一行到青海黄南州同仁市考察了桑杰热贡民族文化宫,他们深感民间文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化宫的具体做法特别值得推广。
  文化宫设定基本学制为3年,实际培训期为5年,毕业学员百分百实现就业。个别未能及时就业或尚不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学员,文化宫依旧免费培养,直到其完全出师为止。对于唐卡艺人而言,出师就意味着就业,因为唐卡市场火爆,只要合乎规范,没有卖不出去的作品,只有价格高低的区别。鉴于热贡地区是“新曼唐派”唐卡的主要传承地,文化宫教授的理论和实践基本遵循自成体系的曼唐派传承。为免除后顾之忧,文化宫通过拍卖唐卡作品、申请艺术基金扶持等途径争取资金,为广大学员免费提供食宿、颜料、画布、课本、练习册、临摹范本等,使学员心无旁骛、从容淡定,专注于文化知识和唐卡技艺的学习,同时也为家长减轻经济负担,做到了纯公益性质的启智惠民。其中针对妇女的青绣培训,更因培训周期短、效率高、收益好而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一大助力。
  近年来,文化宫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从聘请教师、编写教材、同步练习、评比展陈、交流学习等所有教育环节无不规范,其文化与画技同步教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藏文与汉文并重的培训模式,值得其他非遗传承人培训机构借鉴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为抢救绷画布、打草图等濒临失传的绘画基本功、继承和弘扬传统唐卡艺人淡泊名利、敬畏传统、坚守底线的高尚品格起到了显著作用,也为中华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更好地打破地域和民族的藩篱,文化宫从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宁夏等地招收学生,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列为必修课,使文化宫成为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等师生相互依存、紧密团结的“石榴果” 。
  具备传统文化的底蕴,才有开拓创新的底气,文化宫坚持鼓励学生在不突破度量经底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研发赏心悦目的文创产品,普及和提升大众的审美鉴赏水平。黄南州的大街小巷,能看到很多文化宫师生的作品,部分作品远销北上广等各大城市。截至目前,文化宫培养的2000余名学员遍布各地,或留校任教,或为职业画师,文创产品多次获省内外大奖,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文化宫还特别注重“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广大学员从单纯的手工匠人自然升华为维护民族团结的旗手,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引擎。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为中国民协副主席、青海省民协主席)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